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材料2017年度第6期

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材料2017年度第6

目录

1、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深刻认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论党内政治文化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2、关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3、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从严治党要从党内生活严起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1、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深刻认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他再次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他的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党内政治生活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实践到理论的深化与创新,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实现了思想建党、制度管党、文化强党的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

我们要从事关全党长远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多次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武器”。恩格斯曾自豪地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要向全世界公开自己的主张和目的。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理念,他和恩格斯一起先后同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以及拉萨尔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廓清了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模糊认识,同时也使得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在政治思想史上,列宁首先明确使用“政治文化”概念,并就政治文化的一般性特点等问题有过系统论述。他曾告诫俄共,如果不注意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作为军事上、政治上“征服者”的俄共最终也会沦为旧文化的“被征服者”。为此,他还从政治文化的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俄共的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提出了加强俄共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主张。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我们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文化升华和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诞生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192912月,毛泽东同志起草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明确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标志着我们党从此开启了思想建党之路,是我们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里程碑。1942年,他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成为我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发表了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实现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飞跃。19454月他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提出了“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的著名论断。建国后,他还提出了著名的“三要三不要”原则,即“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并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勇气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守护共产党人共同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优秀党内政治文化正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我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依旧存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遗毒思想根深蒂固。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在一些地区部门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官本位、宗法观念等错误思想影响下,圈子文化、山头文化、行帮文化暗流涌动,“潜规则”、“关系网”、“厚黑学”充斥党内,严重动摇了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根基。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搬到党内生活中来,放弃了党性原则,向党组织讨价还价,甚至把党内政治生活市场化、商品化,大搞权钱交易。三是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有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诱惑,丧失理想信念,奉行及时行乐,追求金钱至上,向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这些深层次问题给我们党的精神家园建设埋下了巨大隐患,迫切需要加强我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堤坝,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洪水猛兽式的侵袭。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实现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统治之所以能够维系下去,是因为存在着与这种政治统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政党政治。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深刻教训充分说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滞后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乃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曾严肃指出:“我们国家无论在体制、制度上,还是在所走的道路和今天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共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一重要论断足以警醒全党。因此,要避免重蹈苏联和东欧的覆辙,要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节选自代江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四题》,《文汇报》2017417日)

  

  

论党内政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既是对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动员令。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它在政党政治实践中积淀而成,又贯穿于政党政治实践全过程,并且对政党政治运行发挥着巨大影响。实践证明,党内政治文化先进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政治实践自然正大光明。

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属性

正如关于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对党内政治文化也不容易给出一个能为所有人一致接受的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党内政治文化的感知、认识与把握。透过丰富多样的党内政治文化现象来抓住党内政治文化的一些突出特点,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属性做一个总体的梳理与界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我看来,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或基本属性。

其一,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信仰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政治实践的初心、出发点与归宿。一个政党的政治实践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价值而不是别的什么价值,为什么要追求这样的目标而不是别的什么目标,其根源在于政党的信仰。因而,政党的信仰会深刻地主导并塑造着政党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使得党内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种鲜明的信仰文化特点。中国共产党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自己的政治灵魂,作为精神上的,体现在政治文化上自然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勇于为信念奋斗、为理想献身;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就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种信仰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意义重大。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文化的品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与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格格不入的。

其二,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当然会影响并通过每一个政党成员的思想行为反映出来,每一个政党成员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塑造者、担当者、实践者。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而不是个体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政党,统一的思想和统一的意志让党更团结、更有战斗力。重视高度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党内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党内政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对政治实践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导向。比如:要求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求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等等,都是从组织的角度进行文化建构与文化要求的。也正是基于组织文化的特点,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主基调;而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等,与党内政治文化则是格格不入的。

其三,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信仰文化和组织文化,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实践导向。党内政治文化不仅仅是对党内政治实践进行文化反映与文化构建,更主要的是对党内政治实践提供文化支持与文化导引;不仅仅着眼于描述政治、解释政治,更致力于影响政治、塑造政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政治行为,生成不同的政治实践。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的党员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凡此种种,皆是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种下的恶果,结出的苦果。令人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有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展现出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而这皆源于为民、务实、清廉以及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文化的积极导引。

党内政治文化的文化底蕴

我们警惕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侵蚀,也强调与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文化划清界限。党内政治文化绝不是一座文化上的飞来峰。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既有坚实的实践源泉,也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底蕴和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是五千余年政治发展的文明结晶,是历代前贤薪火相传的政治智慧。这些文化精神不仅可以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更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是党内政治文化最丰富的精神宝库。

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革命文化是最可宝贵的精神优势。无论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还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西柏坡精神,以及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那些在革命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红色基因,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须臾不能缺的精气神,是不忘初心的主心骨,是永不变色的护身符。有了这些文化精神作为压舱石,我们就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就会坚定理想、百折不挠,就能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用革命文化塑魂铸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革命的征程中,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中,就会更有底气、更加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贯穿党内政治文化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今日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政治,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党内政治文化题中应有之义。

党内政治文化的若干关系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党政治活动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政治文化发挥作用离不开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政治文化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与相关环节的协调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这讲的正是党内政治文化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关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是政党形象最鲜活的展现。从一个人的生活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从一个政党的党内生活也能看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如何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规范起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党内政治文化塑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党内政治生活之所以能成为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成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是因为先进健康的政治文化起到了根本性作用。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好了,党内政治文化就有了更广大的试验田演兵场

与党内政治生态的关系。前些年里,因不良政治生态而违心被迫同流合污的腐败干部并不是小数目,因不良政治生态而淘汰消失的优秀正直党员干部甚至更多。这不仅是党员干部个人的损失,更是党的形象和事业的损失。文化生态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党内政治生态就会严重恶化;党内政治生态恶化,党内政治文化也不可能正气浩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要有病去如抽丝的心理准备与战略定力。

与党内制度法规的关系。文化是制度的价值导引与价值反映,制度是文化的价值载体与价值保障。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制度法规的关系同样如此。如何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对事业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等这些精气神真正体现在政治实践中,如何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决心与坚强意志真正贯穿政治活动全过程,如何让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这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规范真正走进党内政治生活,如何让党内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还是制度靠得住。要用一系列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与体制把我们的文化精神、价值倡导固定下来,让它们不仅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品德,更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的从政准则。在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制度法规的关系,其实就是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关系的具体化。

(辛鸣,《北京日报》2017116日)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深刻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在党的建设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抓住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党性特质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887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始终与党的发展壮大相伴相生,主题鲜明、优势突出、凝魂聚气,为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我们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二是继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通过全党的躬身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党的执政理念、价值追求。三是实践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和升华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内政治文化。四是开放性。我们党始终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吸收、扬弃不同国家、民族、政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形成了我们党独特的文化优势。这些特质,是我们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

二、政治文化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根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一个民族的背后、一个国家的背后、一个政党的背后,其实都有文化的力量。毋庸置疑,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功能,往往通过浸润、扩散的形式,引导党员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性认识、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舆论环境和心理态势,推动党的建设,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政治文化是党的信仰之基。信仰是政党的基石,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源、立身之本。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解决中国问题,引领中国发展方向;始终用正确的纲领章程、方针政策、宗旨目标、价值取向等教育、熏陶广大党员,赢得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可,引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坚定信念不动摇,涌现出无数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优秀共产党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我们必须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四个自信”,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

政治文化是党的发展之源。政治文化体现我们党的精气神和自信力,蕴含党的使命、品格和纪律,触及共产党人的灵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催生了救亡图存的中国共产党,塑造了我们党早期的政治文化气质。延安时期,我们党肃清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锻造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今天,世界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造性地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课题,翻开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篇章。历史和现实表明,党始终高度重视先进政治文化建设,超越了过去一切个人、集团或阶级的狭隘的政治局限,自觉地把政治文化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始终用先进政治文化引导全党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

政治文化是党的行为之舵。政治文化影响着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是对广大党员理想、信念、精神的再塑造。一方面,通过党内政治文化的有效引导,能够为党员干部提供区分是非、辨别真伪、厘清善恶的评价标尺;另一方面,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督促党员干部增强践行党性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有效塑造党员干部的党性品格。加强政治文化建设,能够使党长期积淀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党员普遍认同,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使广大党员切实把个人的情感和命运与党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使党的整体合力得以充分体现,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三、自觉用先进政治文化战胜有害政治文化

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党员队伍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必须坚持讲政治,用先进政治文化战胜有害政治文化,固本培元、激浊扬清,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旗帜鲜明地弘扬先进政治文化。从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住了管党治党的要害,是正本之举、治本之策。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形势发展要求,把政治文化建设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旗帜鲜明地与有害政治文化作斗争,以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切实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加强对政治文化的宣传阐释,重视政治文化的社会渗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辨是非黑白、正心修身、涵养文化,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自觉、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

着力提升政治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以文化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纯洁党内政治文化,重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把建设先进政治文化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偏差的问题;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用理想和纪律把党员团结组织起来;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规范、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问题。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党内先进文化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积极同有害政治文化作斗争。先进政治文化和有害政治文化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倘若先进的、积极的、健康的政治文化不去占领党内政治文化的高地,那么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政治文化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近代以来的百余年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之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侵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与封建落后思想文化时常交融混杂在一起,对党内政治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各种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不正之风仍有一定市场,一些人拉关系、找靠山,建立各种“关系网”,分亲疏远近、搞门户之见;一些人把商品交换原则移植到党内,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把党内关系变成了利益关系,等等。这些混淆是与非、正与邪界限的有害政治文化,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造成很大冲击,严重败坏了党内政治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看不见的斗争。坚决抵制有害政治文化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侵蚀,是发展先进政治文化的应有之义。正所谓正邪不两立、邪不压正,先进政治文化必然战胜有害政治文化。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矛盾,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靠的就是觉悟,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取滋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我们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党内政治文化不是在封闭的系统内部自我发展的,党内环境、社会环境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要增强传承性、创造性、务实性、开放性,在继承传统中弘扬党内政治文化,在开放交流中丰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在逐步规范中铸造党内政治文化,以党风正、政风清促民风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晓山,《求是》2017/06

  

2、关于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

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政治生态问题,强调“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作出重大部署,对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我们要正视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举措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正视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工作作风等。作为政治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政治生态往往影响和制约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政治生态好,“软环境”就好,人心就齐,党的事业就能发展;政治生态不好,人心就会涣散,政治生活就会弊病丛生,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些地方出现区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往往是查处一个案件牵出一窝人,“拔起萝卜带出泥”。这充分说明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对“一把手”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一把手”在行使权力时比较任性,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用人“一言堂”、花钱“一支笔”、决策“一张纸”,久而久之就带坏了班子、搞乱了风气,导致当地政治生态污浊。再如,一些地方“圈子文化”盛行,给党内政治生态带来极大危害。政治生活中的“圈子文化”,实际上是基于人身依附和利益共享而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抱团取暖”的利益联盟。近年来查处的腐败窝案串案,大都跟“圈子文化”有关系。“圈子文化”一旦盛行,就会诱发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把圈子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破坏党纪国法,混淆是非对错,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当前,“圈子文化”已经成为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一种顽症和毒瘤,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正视问题,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多措并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多种要素和变量相互转化和交互发力形成的。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思维,坚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消除腐败这一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腐败是侵蚀政治生态的致命“污染源”。腐败盛行,政治生态就不可能风清气正。只有严厉惩治腐败,拔烂树、治病树、矫歪树、种新树,才能保护好政治生态的“森林”。这就要求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惩治腐败,捍卫党纪法规,消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在惩治腐败方面,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加快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抓好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实践表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尤其是“一把手”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和部门政治生态的优劣。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主动担责、以上率下,在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中始终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通过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造过硬政治行为主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政治行为主体,都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负有责任。打造过硬的政治行为主体,关键是坚持把固本培元的“高线”和严守纪律规矩的“底线”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打牢理想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积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敬畏法纪、遵守规矩。通过思想建党强定力,通过制度治党立规矩,一正一反、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持续发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就能有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倪明胜,《 人民日报 》20170212 05 版)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着力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反腐倡廉,不断推进党内政治关系正常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优良从政环境,是我们党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对自身建设提出的重大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推进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是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党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日益增多。我们党要想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党内政治生态恶化、从政环境恶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优势,既是我们党执政智慧和优良传统的结晶,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从严管党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加强思想建党,通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制度治党,同时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管住全体党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态度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等。全面从严治党的各种举措,体现的是我们党自我净化的能力,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客观要求。当前,党内政治生活总体状况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同时也要看到,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这些问题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党大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推进政治关系正常化、政治生活规范化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表现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正常的党内政治关系、完善的党内政治制度、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政治生态的重要体现。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规范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启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正严肃认真起来,不能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味、走了调,影响党内政治生态。

正常的党内政治关系。一个政党内部必然存在一定的政治关系和组织关系。党内政治关系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以党员权利平等为本位的团结合作奋斗关系。党内组织关系则以保证组织作为整体来行动,获得强大的行动力量为目的。规范这些关系,需要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党组织服从上级党组织,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们党历来主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坚决反对同志关系庸俗化。这些都是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原则和要求。

完善的党内政治制度。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实践表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纪律、规矩和制度是三个重要因素和环节。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纪律、规矩是制度的重要体现,强化制度治党,离不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完善的党内政治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因素,使全党迸发出旺盛生机活力;而制度的缺失与漏洞,则会助长党内不正之风蔓延,甚至导致特权腐败等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良好从政环境,必然要求不断推进党内制度建设。

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政治生态的环境土壤。党内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对政治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政治生态中深层、本质的成分。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层次切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

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落到实处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涉及多方面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抓住重点,协调稳步推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出现各种问题,根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党员、干部把坚定理念信念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斗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重要位置。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也往往是纲纪不彰、法度松弛导致的。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让党的纪律和规矩严起来。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如果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

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对于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涉及党内许多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民主集中制。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这方面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

把反腐倡廉作为重要抓手。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好不好,腐败问题是直观标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激浊扬清、惩恶扬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净化了党风政风,匡正了社风民风。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既惩贪去腐、除恶务尽,又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始终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干干净净用权,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吕岩松,《学习时报》2017217日)

  

3、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从严治党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实践证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我们党要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打下坚实基础。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首要任务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要大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规范行为。

  做到学而信。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着力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做到学而思。教之无物,行而不远。理想信念教育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现实问题、贴近党员诉求,推动思想教育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要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开展专题研讨,着力解疑释惑,增强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廓清思想迷雾的能力。

  做到学而行。“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锤炼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等进行学习研究,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复杂环境、艰苦岗位、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同时,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

强化纪律和规矩这个制度保障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铁的纪律和规矩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保障。

  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只有经常性地用纪律衡量每个党员的言行,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才有切实保障。要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树起来、严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六大纪律,确保做人做事始终走正道、扬正气。

  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将维护核心的要求转化为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坚决反对违背组织原则、不请示不报告、不按程序办事,坚决反对违反组织纪律、搞小圈子、搞阳奉阴违、搞非组织活动。

  坚持违纪必究、失责必问。纪律和规矩不是可以伸缩的“橡皮筋”,而是带电的高压线,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严格遵守。任何违反纪律和规矩的行为,一经查实都要严肃追究、严肃处理。

把好选人用人这个组织关口

  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端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

  严格把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评价、识别和检验干部的首要标准,深入考察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品格,注重考察干部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方面的表现。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廉洁上有硬伤的不予使用。

  匡正风气。坚决整饬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行为,坚决抵制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的行为,坚决反对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做到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巡视,凡发现“带病提拔”、突击提拔、违规任用等问题,一律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一查到底、问责到人。

  端正导向。坚持五湖四海、公道正派,以严实作风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注重实绩、重视基层和崇尚实干的导向。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长效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营造鼓励创新、勇于负责、宽容失误、爱护干部的良好氛围。

规范组织生活这个重要载体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

  发挥党支部的主动性。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探索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微支部”和“微党课”等做法,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依靠自身力量修正错误、改进工作。

  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既正本清源,继承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加强对党员思想动态的综合研判,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途径方法,使各种形式的组织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和实际效果。

  强化制度的严肃性。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出成效。经常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长期不参加或拒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从严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要把民主生活会作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阵地。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问题,无论是批评他人还是自我批评都要直指问题、直戳要害,防止以讲道理代替谈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对诫勉谈话涉及的问题、巡视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上级函询的问题,在民主生活会上要作出说明。

  融入工作生活。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只停留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而应贯穿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多用常用、用活用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敢于并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鼓励反映真实情况。党内工作会议的报告、讲话以及各类工作总结,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检查指导工作,都要既讲成绩和经验,又讲问题和不足;既注重解决问题,又要从问题中反思自身工作和领导责任。

  营造良好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全党带了好头,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党性觉悟和担当精神,勇于自我批评,敢于进行批评,坦诚接受批评,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批评中进步。要把党员干部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衡量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把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突出重点,抓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增强政治意识。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决不能拉私人关系、搞人身依附、培植个人势力、形成利益集团。应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德、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对照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七个有之”查找自身问题,对照“十个必须”明确努力方向,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修为和具体工作中。

  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我们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要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要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对照《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带头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带头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带头接受党内监督,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好表率。

  落实管党责任。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分管责任,完善管党治党体制机制、责任清单,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对管党治党不力,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严重问题、政治生态恶化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发挥警示作用,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梁田庚,《 人民日报 》 20170220 07 版)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科学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遵循。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央的高度权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96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新形势下,为进一步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必须坚持“四个服从”,即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涉及全党全国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各部门各地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向党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全党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军队,各人民团体,各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党组织要定期向党中央报告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同级各个组织中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向同级党委负责,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

全党必须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目的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制定和公布,为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36年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要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标题中“新形势下”的说法,实际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新形势”,我们可以作出多方面的解读。“四大考验”就是其中一个方面。首先,经受住执政考验很不容易。在去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重提“赶考”的话题,谈的就是这一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都非常严峻。尤其是市场经济考验,可以说是最严峻的考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发展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如果被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就一定会出问题。有人把它引入党内,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没有经受住这个考验。“新形势”还可以作别的解读,习近平同志多次讲的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也是重要表现。很多新的历史特点,应对起来也很不容易。比如,我国发展了、强盛了,但国际社会有人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能否处理好这些麻烦,就是一种重大考验。

总的来说,“新形势”对于党的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党内还存在着不完全适应的一面。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所作的说明,指出了这些年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比如,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很少见到文件讲党内的问题讲得这么多、讲得这么尖锐。为什么要自曝家丑?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就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格,党的纪律规矩存在宽松软的情况。有些方面有规矩,但是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也有些方面的规矩过时了、不适用了;还有些方面没定出规矩。所以,应该把党内的各种规矩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规矩制定出来、完善起来,然后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执行。如果不执行,甚至违反,那就要让其付出代价。显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既总结了我们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点和要求。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的十二条准则,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判断党内是非曲直的标准。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这些准则,为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尺子和依据。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要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

党员、干部要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谁违反了纪律,不管其地位多高、资格多老,过去有什么功劳苦劳,都应当受到批评教育;严重的要受到党纪制裁,直至开除党籍。要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党的各级组织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谢春涛,《 人民日报 》( 20170505 07 版)